对于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人来说,于承惠这个名字,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许多武侠片里都有他;说陌生,是因为他多数时候都是配角。人们记住他扮演的角色更多:王仁则、黄药师、风清扬、叶问。
那个年代的功夫片,演员得真的会打,演员通常是从运动员里选出来的,于承惠就是其中之一。他生于1939年,少年时代开始习武,1960年代开始参加武术比赛,并且频频夺冠,后来因为膝盖受伤,没法继续职业生涯,就到山东黄台造纸机械厂当了起重工。在工厂工作的那十几年里,他像个扫地僧一样潜心习武读书,终于成了武术大家。《少林寺》剧组挑选演员,他成了扮演大反派王仁则的首选。而 《少林寺》剧组的其他演员,也都是专业运动员,扮演师傅的于海,扮演秃鹰的计春华,以及扮演觉远的李连杰,都是已经扬名立万的武术家。
王仁则的形象太深入人心,让他成了反派专业户。1988年,他在《少林寺》导演张鑫炎的另一部电影《黄河大侠》 中以正面人物形象出现,竟让人觉得有些不适应。但整个1980年代的功夫片里,总会有一个于承惠式的角色,不论正反,都是那样沉稳厚重,是整个故事的锚,或者定海神针。
他成名的时候,已经快40岁了。1990年代以后,华语电影又渐渐衰落,属于他的角色越来越少,再也没有出现过“王仁则”那样深入人心的角色。1980年代的许多演员,都陆续转行,包括许多体育明星,都开始下海创业。事实上,习武的、从事体育工作的人,以多血质居多,身体素质好、心性强大、头脑灵活,社会资源丰富,一旦做起生意,往往会成功。但他始终没有转行,一直在打磨武术,戏多戏少,一直在演。他认定了自己只有一条路,必须一条道走到黑,没有给自己设计第二条路。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徐皓峰才把他视为自己心目中“师父”的首要人选,并且和他多次合作。徐皓峰小说、剧本和电影的核心人物,就是一个能给人提供强大精神资源的“师父”,这师父可能是一个传授技艺的人,也可能是传递某种信念的人。他的武侠小说《道士下山》,就是一个找师父的故事,而在《逝去的武林》中,徐皓峰说:“拜师傅,就是在自己动摇时,找个能给自己作主的人。”于承惠可能就是那个人,能给自己做主,也能给别人做主,做主的方式,就是身体力行地在武术之路上走下去,只完成一件事,一个自己,绝不妄生他念。
人是不是有第二条路第三条路呢?或许有的吧,就像达·芬奇,一边画画,一边设计潜水艇和起重机等等超出他所在时代科技水平的东西。但多数时候,人并没有第二条路,只能把属于自己的路走到尽,一旦稍有背叛,就会被惩罚。
例如这次股疯,最让我惊讶的是,许多我心目中清高淡泊的人都身陷其中。一位知名的艺术家,用多年积蓄和筹来的钱,准备完成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项目首期资金付过之后,还得等几个月才能启动后续步骤,正好股市火热,他就把剩下的钱加了杠杆全都投入其中,刚开始是赚的,后来变成赔的,再后来,连他的本金都赔光了。而他的项目已经开始了,如果没有后续资金,连前期投入也可能一起打水漂。
每每这个时候,于承惠这种只走一条路的人,就格外让人想念。他贡献给世人的,是武技之美,也是一条道走到黑的信念之美。
作家 韩松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