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头版A02版:封二A03版:要闻A04版:要闻A05版:要闻A06版:上海新闻A07版:上海新闻A08版:上海新闻A09版:上海新闻A10版:上海新闻A11版:上海新闻A12版:品致A13版:品致A14版:中国新闻A15版:中国新闻A16版:游情A17版:体育新闻A18/A19版:体育新闻A20版:评论A21版:晨品生活A22版:国际新闻A23版:国际新闻A24版:广告A25版:财经新闻A26版:财经新闻A27版:广告A28版:财经综合A29版:基金A30版:理财A31版:申活A32版:申活·血拼A33版:申活·食尚A34版:申活·商情A35版:吃货FOODA36版:晨友会B01版:文娱新闻B02版:文娱新闻B03版:文化新闻B04版:娱乐星闻B05版:广告B06版:广告B07版:广告B08版:城市人文B09版:晨报倾诉B10版:健康保健B11版:健康医疗B12版:健康关注C01版:车尚C02版:车尚·专访C03版:车尚·业界C04版:车尚·资讯

药品定价放开 大部分药企将承压

2015年05月06日   A28 :财经综合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曹西京

  昨天,《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发布,自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取消原政府制定的药品价格。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仍暂时由发改委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取消的是最高零售价,不是药品实际售价。现在大部分药品通过招标定价,价格低于零售限价,因此短期对药企影响不大。最终将建立一个供需双方的谈判机制,意见对此打开了通道。”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说。很多业内人士也认为,取消大部分药品的最高限价后,很多药企将实质性承压。本周两个交易日,医药股相对大盘强势,医药行业中,西药、中药个股分化。
  上海证券魏赟分析,取消大部分药品的最高限价后,药品价格不会普涨。今年来招标明显降价;政策干预较少的药店渠道,价格竞争已较充分。卫计委主任李斌曾公开表示,中国用药量大,价格反而比其它国家还要贵显然不正常,未来将与国际市场价格进行比价,然后再考虑量价挂钩,进行谈判。因此大多数药企,包括生产既往降价压力相对较小的品种,今年价格将实质性承压。
  根据《意见》,医保目录外的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和避孕药具,通过招标采购或谈判形成价格。很多业内人士预测,血液制品可能提价。血液制品多数在医保或基药目录内,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供不应求的一类药品。我国血制品行业量价均受制约,既往定价非常接近最高零售限价,多年未变,企业增长似乎只有采浆量,但新浆站审批艰难,需求则非常刚性。需求量比较大的白蛋白制品,在过去药价不断下行时,国家反而多次上调价格;若血液制品不需要招标,可能小幅提价。这给血液制品企业带来较大业绩弹性,平安证券建议关注华兰生物、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和博雅生物。
  药品价格改革是医改的关键突破口,药价放开大势所趋,未来药品实际交易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随着药价改革推进,医保目录修订以及招标降价,具有优秀研发能力,有原研药和新药的企业将受益,如恒瑞医药、信立泰和海思科等。此外,饱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之苦的中成药和品牌OTC企业将受益药价管理制度调整。“价格放开后,竞争将更激烈,那些介入医保控费的公司值得关注。”一家上市药企高管说,“也希望政府加快新药上市审批,增加市场药价谈判方。”

友情链接: |新浪 |网易 |搜狐 |腾讯 |大申网 |上海通 |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网站 |上海报协网
|四川新闻网 |大众网 |大河网 |广西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 |大江网 |浙江在线 |环球网 |凤凰网 |网络社会征信网
|金黔在线 |云南网 |山西新闻网 |荆楚网 |每日甘肃 |互联网举报 |中国网联网 |华声在线 |湖南在线 |商都网
|中国传媒网 |瞭望观察网 |大公网 |看看新闻网 |中国广播网 |金羊网 |中纪委监察部 |上海农场知青网
解放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海阿耳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