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头版A02版:要闻A03版:要闻A04版:上海A05版:上海A06版:上海A07版:上海A08版:中国A09版:广告A10版:广告A11版:国际A12版:国际A13版:体育A14版:球经A15版:星闻A16版:文娱B01版:财经B02版:财经B03版:财经B04版:综合B05版:广告B06版:广告B07版:财经B08版:360宅

独董不作为 就该担责任

2014年09月13日   B02 :财经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12日发布的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履职指引》 首次系统性地明确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权利和义务,这为让独董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不过,独董要真正做好上市公司的“守护人”,不光要有权利和义务,还应该有义务履行不到位甚至没有履行义务时的惩罚内容。
  毋庸置疑,源于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对完善公司治理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这项制度引入我国以后,一度出现“水土不服”。独董一边抱怨受制于人,无法发挥作用;一边却甘愿做“花瓶”,与上市公司保持“默契”。
  独董之所以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除了“一股独大”、定位不明、知情权无法保障、激励作用缺失等因素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独董的履职缺乏刚性制约。
  独董如果对控股股东一切顺从,那么不仅可以拿着收入,还可以依靠信息优势做点“内幕交易”; 如果较真儿履职,可能就会和控股股东发生冲突,甚至丢掉“饭碗”。对此,一些独董往往选择前者,当起“好好先生”。
  要让独董真正发挥作用,完善激励机制当然是必要的。但同时,也必须让独董对自己的不作为付出代价。如果上市公司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层在追究公司高管的责任时,也应对独董的履职情况进行调查,未能尽职的独董不能逃脱处罚。唯有如此,独董才会真正“独立”,切实负起应有的责任。
  (据新华社报道整理)

友情链接: |新浪 |网易 |搜狐 |腾讯 |大申网 |上海通 |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网站 |上海报协网
|四川新闻网 |大众网 |大河网 |广西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 |大江网 |浙江在线 |环球网 |凤凰网 |网络社会征信网
|金黔在线 |云南网 |山西新闻网 |荆楚网 |每日甘肃 |互联网举报 |中国网联网 |华声在线 |湖南在线 |商都网
|中国传媒网 |瞭望观察网 |大公网 |看看新闻网 |中国广播网 |金羊网 |中纪委监察部 |上海农场知青网
解放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海阿耳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