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强
“一雨助凉天气醒,夜来残叶报秋声。”时光飞逝,转瞬立秋,《周易参同契》中道“赏罚应春秋”,春种秋收,自然人事一岁流转的因果,就在这秋令六气中聚合呈现了。
立秋是秋令之始,既是收获时节,也是收敛时节。《管子·形势解》中写道:“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阴气毕下,故万物藏。故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
立秋初候“凉风至”的凉风是针对小暑节气的温风至而言。打个比方说,就像用笼屉蒸煮食物,经过大暑节气蒸煮后,近熟之时熄火降温,这个阶段就像是立秋。此时的凉风,仅为温变之初,略带清凉之气的清风而已。
立秋二候“白露降”是以物象来表述阴阳二气的微细变化。整个节气系统中,二至二分的“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就是阴阳二气从至极到至中的节点,立秋二候的“白露降”是指阴气肃降,晨昏温差增大后,凝结的水气似白雾之微露一般。在传统的气象观察表述中认为,阴气盛则凝为霜雪,阳气盛则散为雨露。立秋的微露曰白,是依自然五行气机转换的秋金之色来形容,五行之中金色白,肃降,所以“白露降”正应立秋物候之象。
立秋三候“寒蝉鸣”与夏至二候「蝉始鸣」相呼应。寒蝉与夏蝉不同,身形略小,感应阴气肃降凉风渐至而开始鸣叫,其鸣声悲戚,常被文人们作为悲秋的物象而采用。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写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起首就用了“寒蝉凄切”非常有季节代入感,细腻而具象地描绘出,与情人离别当下的时空场景,成为文学史上抒写离别之情的千古名篇。
立秋的表意汉字我选择了“聚”,取自《遵生八笺》中“秋三月调摄总类”中所引《太元经》曰:“秋者,万物皆成象而聚也。”在《淮南子》中则以秋为矩,“矩者,所以方万物也。”节气是自然的规矩,时风中的物象如果与节气不符,就有可能会出现灾变。对应到人事上同样如此,人类社会如果失去了规则律法的约束,那轻则秩序混乱,重则人祸纷纭。
成象而聚的秋令时节,我们是不是该收摄一下身心,检点一下言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律,就是避免收获到人生苦果的最有效手段,这不是鸡汤,是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