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钟 晖
晨报讯 越来越清秀的上海大都市,空中“黑蜘蛛”却长久盘踞,遮挡着人们的视线,这“煞风景”的景象何时能改观?市住建委主任黄永平昨天向公众表示,上海已经吹响了全面清除城市天空“黑色污染”的号角,“这一次市委市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明确要求必须要向架空线开刀。”他透露,上海已确立三年行动计划,至2020年,预计将完成470公里道路的架空线入地。
“低头看看很整洁,抬头望望吓一跳。好像一个很标致的美女,但头发不打理,披头散发、一塌糊涂;冗余线圈挂在上面,又好像废旧的自行车轮胎挂在天空上。”黄永平坦言,空中凌乱的架空线,已经困扰上海很久了。他透露,今年上海要完成100公里道路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的目标。今年计划完成的路段,包括内环线内的主要道路,以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场馆周边主要区域。
此次架空线整治,其中的一个“重头戏”就是“多杆合一”,也就是要推出升级版路灯杆。新路灯杆一共有四层:可将通信杆、信号杆、路名杆、电线杆等“收编”进入,因此也叫“综合杆”。值得一提的是,“综合杆”还考虑了后续的智能化管理,它可以自动感知倾斜等状态,受到冲击或者荷载过重,都能及时预警。目前已经完成了架空线入地和多杆合一工程的部分路段,市容市貌大为改观。比如,南京东路(河南路至中山东一路段)上已经竖起了全新的、黑色的“综合杆’,看上去大气美观。
其实,上海曾经在世博期间做过一次架空线入地的整治工作,但是现在返潮现象还是比较多的。黄永平指出,作为城市管理部门,必须要按照《上海市城市道路架空线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主动跨前和担当,进一步强化管理,坚决不允许已经实施架空线入地的区域发生回潮,扼制随意立杆和飞线现象,将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作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使之形成常态长效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