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头版A02版:要闻A03版:专题A04/A05版:专题A06版:专题A07版:上海新闻A08版:晨品生活A09版:上海新闻A10版:健康A11版:都市消防A12版:国际新闻B01版:财经新闻B02版:财经·综合B03版:保险B04版:3CB05版:体育新闻B06版:地产星空B07版:文化新闻B08版:娱乐新闻

一出间谍门 一曲反俄大合唱

2018年03月30日   A12 :国际新闻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顾文俊

  一对俄裔父女(父亲为俄英“双面”间谍)在英国某市街头昏迷不醒,至今仍在垂危之中。英国方面称,受害者所中剧毒是由苏联最早研发的一种“军工级”神经性毒剂,因此认定俄政府指使特工实施了这起暗杀行动。根据事件调查最新进展,英国警方在受害者家的前门发现了高浓度的神经毒剂。连日来,出于对英国的声援,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轮对俄外交官(西方称其为情报人员)的驱逐潮,目前已有超过25个国家驱逐150多名俄罗斯官员。
  《顾问》本期访谈嘉宾: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冯仲平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刁大明
  英国

  醉翁之意不在酒

  新闻晨报:就国际惯例而言,如果某个国家的特工在另一国境内使用化学武器实施暗杀行为,性质有多严重?
  刁大明:无论是外交人员还是普通人实施类似事件,对所在国法律或国际法都是一种践踏。但是,认定是俄政府所为依然是英国单方面的揣测。事发之后,俄方的表态是且等事实被调查清楚,英国方面则是不分青红皂白就对部分俄外交官下达了驱逐令,其它西方国家也趋之若鹜。西方现在更关注的并不是这件事情由谁主使,而是要借题发挥。事实真相估计到最后都是一个谜,但是,西方国家显然已达到对俄强硬的效果。
  新闻晨报:就英国来看,证据尚未确凿,调查还在进行当中,为什么急于断定是俄方所为?
  刁大明:英国目前需要塑造像俄罗斯这么一个对手。在脱离欧盟的过程中,它要谋求在区域舞台或全球舞台上新的外交定位,利用这起事件实际上也吹响了带动整个欧洲和西方世界的集结号。除了在国际上发挥领头作用之外,特雷莎·梅还有自身考虑。从去年六月上台至今,她所领导的保守党民调支持率整体不如工党,虽然她本人支持率略高于工党的科尔宾,但也只是不到四成。她需要转移国内压力,以对外示强促进国内团结。目前来看,似乎已达到这一目的。公众认为梅对这起事件的处理采取了合理的措施,39%的公众认为梅是最适合处理对俄关系的人选,而工党人士的这一数据只有16%。

  西方

  集体示强 复杂心结

  新闻晨报:无论是英国还是欧盟,对外的说词都是俄“极有可能”是幕后主谋。这种潮水般的响应是否师出有名?为什么声势浩大?
  冯仲平:在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吞并”之后,西方对俄极其不信任。欧洲每半年对俄进行一轮制裁,俄罗斯并没有对形势的变化做出任何积极的回应。英国发生这起事件之后,欧洲几乎不假思索就认定是俄方所为。这让人想起2014年7月马航MH17在乌克兰靠近俄罗斯边界坠毁,这架飞机当时执行的是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吉隆坡的任务,荷兰当时一口咬定是俄罗斯所为,但至今也没有调查出结果。从旁观者来看,英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反应有些不合常理,因为它们既不等调查结果,也不允许俄方参与调查。
  刁大明:欧盟国家纷纷响应显然是为了站队。但是,驱逐外交官这种做法相对没有什么成本,更多是一种象征性。西方多国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跟随英国站队,也和普京刚刚赢得大选有关。普京2012年再度当选总统,西方对俄开始围堵。俄罗斯经济一度出现负增长,直至2016年出现回升,西方制裁并没能达到彻底堵死俄经济的目的,普京在乌克兰和叙利亚依然在不断出牌。从选票数来看,俄公众对普京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向基本认可,西方围堵也未能实现俄内部变化。由此更产生一种西方对俄集体示强的倾向,其实也是欧盟内部矛盾与各国国内困境的外延。

  美国

  矫枉过正“领袖群伦”

  新闻晨报:美国是率西方国家之先,而且做出了最大的反响,驱逐了60名俄外交官,但是,特朗普本人并没有对此发表言论,白宫发布这一决定的时候说,特朗普依然希望与俄罗斯有合作空间。这种微妙的反应是不是和“通俄门”疑云直接相关?
  冯仲平:我个人感觉华盛顿存在两种类型的美国,一是特朗普代表的美国,一是特朗普不能完全操控的、由建制派主导的美国。特朗普其实也并非真正亲俄,他崇尚的是“美国优先”,希望与俄罗斯合作,服务于美国的利益。美俄贸易规模极小,不存在俄罗斯“占美国便宜”的问题,这也是特朗普希望对俄改善关系的前提。至于“通俄门”疑云,所谓俄罗斯掌握特朗普的把柄,这些暂且不论。应当看到,他所任命的白宫官员有很多从冷战开始就一直反俄,对俄有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特朗普一方面欲与俄罗斯改善关系,另一方面又在去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里将中俄作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同时也提到重视同欧洲的关系。他在“间谍门”事件上反映出矛盾性的根源就在这儿。促使白宫做出驱逐决定的就是那些主张将中俄作为竞争对手的传统美国政治精英,特朗普和这些精英在对俄问题上强调的重点有所分歧,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接受。
  刁大明:特朗普当选总统之后尽管一度表示要与俄罗斯缓和,但自去年八月被迫签署对俄追加制裁、九月关闭俄驻旧金山领馆、今年一月又公布“克里姆林宫名单”之后,他当政以来美俄关系转圜的空间几乎已经不存在。根据盖洛普最新民调统计,逾七成美国民众对俄没有好感。在此情况下,如果特朗普政府对俄态度暧昧,事实上也会与民意相抵触。而此次驱逐力度之所以率西方国家之先,一是为了矫枉过正,二是为了在西方世界对俄较劲过程中扮演领军角色,不让英国拔得头筹。白宫对俄强硬的背后主要是美精英层内部及国内民意的压力,与“通俄门”的关系未必这么直接。“通俄门”其实就是一条防止特朗普与俄罗斯走近的缰绳,它的功能在去年八月初对俄追加制裁后基本已经完结,在立法和政策导向意义上不存在美俄关系缓和的可能。但是,只要特朗普与俄罗斯稍有改善的迹象,“通俄门”这根缰绳就会再度勒紧,本质上并不是为了揭发特朗普与俄罗斯的勾结,而是为了表达精英层与公众对俄不容。
  新闻晨报:从美方对俄驱逐的规模和强度来看,我们是不是能明显看到白宫即将上任的新的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的身影?此人历来对俄强硬,而且对联合国多有不敬。特朗普的决定是不是很大程度上受了他的影响?
  冯仲平:我赞同这种看法。博尔顿属于超级鹰派,当年打伊拉克战争的时候,他就是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博尔顿支持先发制人,也支持“美国优先”。随着博尔顿与蓬佩奥(国务卿人选)受到重用,特朗普的政策方向会更趋危险。
  刁大明:说到博尔顿的影响,我认为我们应该转换思路。特朗普执政之初,大家更多强调的是他是一个政治素人,又充满不确定性,关键看他如何用人,他身边的智囊会对他产生多大影响。但后来发现,这些人事变动的频率并没有他的政策变动的频率那么高,因此,真正起主导作用的实际还是特朗普,那些被重用的人其实是在向外界传达特朗普想要传达的信息。如果说博尔顿会如何影响特朗普,我想他会扩大特朗普本就怀有的那种极端的想法。

友情链接: |新浪 |网易 |搜狐 |腾讯 |大申网 |上海通 |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网站 |上海报协网
|四川新闻网 |大众网 |大河网 |广西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 |大江网 |浙江在线 |环球网 |凤凰网 |网络社会征信网
|金黔在线 |云南网 |山西新闻网 |荆楚网 |每日甘肃 |互联网举报 |中国网联网 |华声在线 |湖南在线 |商都网
|中国传媒网 |瞭望观察网 |大公网 |看看新闻网 |中国广播网 |金羊网 |中纪委监察部 |上海农场知青网
解放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海阿耳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