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头版A02版:面孔A03版:要闻A04版:上海新闻A05版:上海新闻A06版:上海新闻A07版:上海新闻A08版:上海新闻A09版:爱上海A10/A11版:焦点·李光耀逝世A12版:焦点·李光耀逝世A13版:国际新闻A14版:国际新闻A15版:品致A16/A17版:晨报海敏思A18版:城市人文A19版:人在海外A20版:评论A21版:评论A22版:体育新闻A23版:体育新闻A24版:体育新闻A25版:晨品生活A26版:晨友会A27版:财经新闻A28版:财经新闻A29版:财经综合A30版:广告A31版:保险A32版:理财B01版:文娱新闻B02版:文娱新闻B03版:娱乐新闻B04版:艺术星闻B05版:健康周刊B06版:医疗B07版:关注B08版:保健C01版:教育周刊C02版:热点聚焦C03版:育儿热点C04版:留学资讯

“施礼”有话思政课走进学生心灵

上海交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项目侧记

2015年03月24日   C01 :教育周刊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杨虹 火刚

  她用散文诗般的语言上思政课,一堂党课能赢得学生长时间的掌声,她的手机24小时为学生开着,电子邮箱被学生的邮件挤爆。她就是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施索华工作室”主持人、上海交通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施索华。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触动人心灵的工作,思政课是很难讲好的一门课,但施索华奇迹般地把思政理论课上成了热门课,她所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开课,蕴含优秀传统文化,借助大量生动、新鲜、创新的教学内容感染、打动学生心灵,将思政教育这把“盐”融入了日常生活和文化知识这碗“汤”里,对大学生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施礼”有话,堪称大学生的“心灵鸡汤”。

  学|子|眼|中|的|施|索|华
  诗意生动,思政课可以讲得如此精彩

  以诗句开场引出话题,以诗句结尾总结思想,再辅以20-30个触动人心的案例或故事,这就是施索华课堂2个小时的标准配置。凡是上过施索华老师思修课的同学,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原来思修课也可以讲得如此有感染力,如此有文采!
  每次讲课时,施索华对于古今中外的诗文、名人轶事,都是信手拈来,与教学内容相互补充,彼此增色而浑然天成,使她的课血肉丰盈,增加了厚重的质感。“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神内守”“君子不器”……古代典籍中的语句常常出现在施索华的课堂上,她的课堂被学生称为“文学和艺术的芳草地”。
  第一次听施索华老师的思修课,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大二学生李宇昇印象极其深刻,施老师在开场白中说:“我这门课,首先要教你们的是道德修养,是怎样做人”。随后,诗话般的语言,又融入了中国古往今来历史文化的精髓,如清风拂面,令人清新振奋,如细流涓涓,深入学生心底。同学们完全沉浸在散文诗般的语言和旁征博引的精彩故事中,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一节课过去,李宇昇很后悔坐在了后排。第二次课,李宇昇和其他同学一样,早早地来到教室抢头排的座位。
  施索华的课“精彩而贴心”,这是很多听过她课学生的共同评价。当施索华老师谈及爱情观时,特意讲到了大学生之间的异地恋,让不少学生内心有了共鸣和感触。施索华在课堂上给出了自己的指导建议,包括如何对待爱情,如何坚持爱情,如何处理异地恋等,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上一堂施老师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就像是与一个长者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流,接受了道德和知识的洗礼。”这是李宇昇的由衷体会。

  把思政教育融入生活和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是空洞的说教,需要脚踏实地践行。我们教大学生要胸怀世界,放眼未来,可是他(她)连室友、同学都胸怀不了,心里连父亲母亲都装不下,又怎么能够胸怀世界?我们要让学生先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推己及人,再扩充于团体之中。”施索华如是说。
  施索华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20年,她的课堂没有空洞的理论、乏味的套话。讲解理论,她更愿意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入手。
  例如,从“大一新生如何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引出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从“95后如何与父母相处”引出感恩与孝道,从“如何处理异地恋”引出正确的爱情观……施索华就是从小处着眼,从生活入手,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让他们受益终身。文化本就有“化”的功能,“化”即是一种随风潜入夜的悄然改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化”,用文化作载体,润物细无声。
  今年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梁辰对施索华的思修课内容记忆犹新,如施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的家喻户晓的孔繁森事迹。“那是一个寒冷得让人心里发抖的日子,孔繁森不幸以身殉职了,他那双深邃而又睿智的目光,仿佛还在凝视着那片神奇的高原,在那里‘千山之巅,万水之源’ 构筑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境界……”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梁辰现在依然能一字一句地复述施索华上课时的原话。
  谈及自己的教学心得,施索华说:“我把思想政治教育这把每位大学生都需要的‘盐’放在了生活和文化这碗‘汤’里,让大家既吃了‘盐’,也喝了一碗鲜美的‘汤’。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我就知足了。”

  对|话
  思政理论课“1+4”教学共同体模式改革
  访上海交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项目负责人

  上海交通大学思政教育工作是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使枯燥的理论鲜活起来,把学生的理论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同时滋润他们的精神世界的?“1+4”教学共同体模式是如何实施的?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和反馈?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鹏教授。

  记者:上海交大思政教育如何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处着眼,从学生们最关注的问题出发,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陈鹏:在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始终注意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有意义的资源来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具体教学形式中充分发挥了“名师联合工作室”的作用,让教学、讨论、实践、网络四个环节相互耦合。
  记者:“1+4”教学共同体模式是如何实施的?
  陈鹏:学院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酝酿,2014年启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1+4”教学共同体模式改革。“1+4”教学共同体模式:“1”是指一个高水平复合型教学团队;“4”是指专题化教学、小班讨论、实践现场教学、网络辅导四个环节在每个班教学过程中的有机耦合;“教学共同体”包括三层内涵,教师教的共同体、学生学的共同体,以及教与学的共同体。项目以教学共同体理念的实践为导向,探索思政理论课教学新模式。

  记者:通过一个阶段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和反馈?
  陈鹏:目前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热烈反响。学生普遍反映,在思修课程中融入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模式让学生觉得教学充满了哲理,并且做到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受教育者的热情证明: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来进行思修课程的教学,可以更接地气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说明这一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可行的,可以在今后研究项目的推进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更有力地推动思修课程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增强教学实效性。

  相|关|链|接
  施索华工作室:
  帮助大学生成长的心灵驿站

  2008年初,上海交通大学的每位新生都获得了来自施索华老师的一个承诺——“51863344(我要帮侬生生世世)”,这个热线电话,随时准备为学生提供帮助。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以施索华命名的工作室正式成立。“和学生面对面地接触交流,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所想所思,对思政教学很有帮助。而且,工作室还会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在这样的工作机制下,施索华自己的生活变成了一个大课堂,她随时待命,没有节假日,因为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有学生需要她的帮助。学生永远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她,“对学生从不说‘不’”是她的信条。

  学|生|感|言
  一个学生的博客

  俯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伦理道德,忠孝节义,娓娓道来;仰首,是时代民族精神的渗透,社会百态,侃侃而谈。寥寥数语致我所敬爱的思修恩师——施索华。

  一个学生的微博

  今天站着听施索华演讲了两个小时,心中真的很钦佩。老师一肚子墨水,讲起来生动又有趣。“上善若水”、“百善孝为先”……今天大受启发。想到我爸妈了,回家继续做家务!

  一个学生的QQ空间

  昨晚梦到了施索华老师讲的那件事情。说是贫困的家中,母亲含辛茹苦把孩子送进了大学,孩子却把母亲的血汗钱用来沉迷游戏、网吧,也不与父母联系,还以为孩子有多忙。最后孩子收到的是一个信封,里面的信纸密密麻麻写满了母亲给他的选择题“最近身体好吗?A很好B  一般C……D……”
  当时我听着故事差点就哭了,突然很想给老妈打电话……

  广告总代理:上海翰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电话:33313538传真:33313524地址:汉口路300号4楼

友情链接: |新浪 |网易 |搜狐 |腾讯 |大申网 |上海通 |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网站 |上海报协网
|四川新闻网 |大众网 |大河网 |广西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 |大江网 |浙江在线 |环球网 |凤凰网 |网络社会征信网
|金黔在线 |云南网 |山西新闻网 |荆楚网 |每日甘肃 |互联网举报 |中国网联网 |华声在线 |湖南在线 |商都网
|中国传媒网 |瞭望观察网 |大公网 |看看新闻网 |中国广播网 |金羊网 |中纪委监察部 |上海农场知青网
解放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海阿耳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