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肖允 实习生 朱诗尧 摄影报道
考研昨天结束。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一种解脱,也是期待的开始。
尽管今年考研时间有所提前,但并没有影响考生们的复习节奏。大学校园里,到处可以看到他们很容易辨识的身影,教室里、图书馆、草坪上,还有一些火热的名师复习班。临考前几天,各种书本还派上新用场:在室内,它们是很霸气的“占位神器”;困了,它们还可以充当临时的枕头;在室外,它们又是在温暖的坐垫……当然,肩负这些考研书本的背包更承载着未来学业的满满希望。
凡考试,都是身心紧张的考验,何况关系重大的考研。考前几天,主修中文的小杨(化名)有些忐忑不安。她报考的是写作专业,室友告诉记者,小杨很用功,复习非常投入,连同学不经意地靠近都会使她吓一跳。
小杨不愿意接受采访,记者觉得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她腼腆地告诉记者,最担心的是考试期间出现什么意外。她的宿舍在6楼,她说,“这些天上楼会觉得楼梯好长好长,好像漫漫题海,复习总也没个头。真想早点考试顺顺利利呀!”
转眼到了开考的日子。12月27日一大早,各高校教学楼门前就排上了长长的考生队伍。土木专业的李阳(化名)就在其中的一员,与小杨相比,大男孩似的李阳大大咧咧,相当放松。记者发现李阳时,也看到他身边的女友。见周围的考生还在利用最后一刻抓紧复习,李阳忍不住掏出复习资料,却被女友劝止,“考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好心态”……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李阳走出考场,和女友一路笑谈,很轻松的样子。
记得在采访中,听见一路人围观的感叹:“做学生时,只有考试最费力;工作以后,却发现除了考试,所有的事情都是很费力的!”的确,对于今天考研的学子们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他们要面对的人生课题会很复杂、多变。但无论如何,这段时光总是难以忘怀的经历。
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近几年来,“三大考”上海考试人数连续下降。刚刚结束的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在上海本地参考人数由去年的约4.9万人下降到约4.6万人;同样在12月考完的2015年上海公务员考试,只有近4万名考生参加笔试,这也是上海公务员考试连续两年出现招录职位、报考人数“双降;而6月份的上海高考,考试人数约5.2万人,报考人数与招生计划均创近5年来最低。高考人数受当年出生人口的限制情有可原,研考、国考则被许多人解释为降温,但如果考虑到录取人数的变化,考试其实依旧激烈。推免直升、海外深造、自主创业等已分流部分人群,但考研的路仍然拥挤而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