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唐舸
再过两天,一群跑者将会在奔跑中迎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在上海赛车场,这条曾经风驰电掣的赛道上,数以千计的跑者将沿着舒马赫、阿隆索、汉密尔顿曾经的轨迹呼啸而出——如果以机械动能创造出的极速为参照,任何跑者都无法在这条赛道上青史留名,然而,在这条听惯了马达轰鸣的赛道上,为奔跑而律动的心跳声却可能更加震撼。
人类的身躯并非钢铁,更无法爆发出如机械般的能量,但人类的躯体却往往可以承载超出自身想象的磨砺,血肉之躯和机械之体的区别正在于:对于前者而言,自我的压榨无法量化却存在几何爆发的可能,而苦难洗礼之后的涅槃也正是超越自我的精神内核所在。奔跑,这项人类所有运动的源代码,存在着任何想象的空间和可能。
从躲避猛兽,到追逐猎物;从迁徙拓荒,到行军跋涉;从百米竞速,到万米奔腾,奔跑是人类的生理的本能,更是精神的追逐。尤其是当工具逐渐取代人类的双脚,奔跑已经不再承担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的责任时,奔跑者的双脚反而彻底挣脱了功利的枷锁,更加虔诚地跑向心灵的圣坛,正如村上春树所言:跑步是与自己心灵的对话。
有人说,42.195是一个充满魔力的数字,是一种追求,是一种信仰。其实,5公里、10公里、半马又何尝不是。只要迈开脚步,每一次奔跑都是一次集体的朝圣,也是一段孤独的旅行,身边的风景如过眼云烟,脚下的道路却历历在目,呼吸和心跳就是跑者解读这个世界,并相互传递信息的摩斯码,你如果不身在其中根本无法理解。
过去的一年,有越来越多的人汇入了这道奔跑的洪流,未来的一年,会有更多的人迈出脚步。无论距离长短,无论成绩好坏,只要跑起来,跑下去,任何跑者都可以用心容纳世界,用步伐丈量世界。
2500多年前,当菲力比斯为传递马拉松战役的捷报而奔跑至死,他绝不会想到会有成千上万的后人追随着他的脚步一直跑下去,也不会想到42公里195米会成为一个神圣的标杆,让无数人欲罢不能。然而,无论是已经无限逼近2小时的那些马拉松精英,还是不断接近全马的普通跑者,没有人可以成为马拉松的真正征服者,因为一旦出发,前路便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