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头版A02版:要闻A03版:广告A04版:要闻A05版:广告A06版:要闻A07版:要闻A08版:国际A09版:国际A10版:国际A11版:国际A12版:国际A13版:广告A14版:中国A15版:中国A16版:中国A17版:中国A18版:地球A19版:上海A20/A21版:上海A22版:上海A23版:上海A24版:评论A25版:评论A26版:上海A27版:娱乐A28版:文化A29版:文化A30/A31版:艺术品展A32版:文化A33版:赢家A34版:赢家A35版:赢家A36版:赢家A37版:赢家A38版:赢家A39版:意邦饰界A40版:意邦饰界A41版:意邦饰界A42版:意邦饰界A43版:赢家A44版:赢家A45版:赢家A46版:赢家A47版:广告A48版:广告B01版:冠军之路B02版:冠军之路·看台B03版:冠军之路·队报B04版:冠军之路·队报B05版:冠军之路·队报B06版:冠军之路·队报B07版:冠军之路·队报B08版:冠军之路·队报B09版:冠军之路·界外B10版:冠军之路·界外B11版:广告B12版:广告B13版:互动B14版:影像B15版:倾诉B16版:广告C01版:人才C02/C03版:人才·特别策划C04版:人才·专题C05版:人才·成才之路C06版:人才·成才之路C07版:人才·留学海外C08版:人才·专栏C09版:人才·留学海外C10版:人才·成才之路C11版:人才·资讯C12版:人才·职场调查C13版:人才·薪酬C14/C15版:人才·移民C16版:人才·国际教育C17版:人才·留学移民C18版:人才·留学C19版:人才·成才之路C20版:人才·移民留学C21版:人才·维权C22版:人才·才市C23版:人才·薪酬C24版:人才·高级研修D01版:品致周刊D02版:封面故事D03版:新潮事件D04版:摩登时代D05版:美丽视界D06版:生活灵感D07版:生活灵感D08版:品味吧台

投基物语

别因“怕后悔”而非理性

2012年6月28日   A38:A38-赢家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上投摩根基金

    公司同事小R最近出差北京,以往都是做“飞人”,朋友建议这次可尝试改坐高铁,不受天气左右,时间可控。可小R认为飞机比高铁快很多,怕改了会后悔,最后仍选择了飞机。不曾想当天北京雷雨,航班无奈取消只能改签。这下子,小R是真的后悔了:“早知道就坐高铁了!”

    当然,无论选择飞机还是高铁都不存在是与非的问题。只是,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不愿意后悔,不是吗?为了将来不后悔,人们的决策就可能会违反“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原则。这其实是一种心理误区,被称为“后悔厌恶”。即当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时,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痛苦。因而为了避免后悔,常常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

    在金融投资中,与“风险厌恶”类似,人们也容易受到“后悔厌恶”情绪的干扰。比如,在市场刚刚开始上升趋势时,因担心市场下跌会抹去已经得到的收益,很多投资者会急于卖出还在上涨中的基金。显然,这种投资策略是不理性的,当遇到大级别的牛市时,容易造成大牛市赚小钱的不良后果。而且,有“后悔厌恶”心理的投资者为了减少遭受损失时带来的精神自责,在股市投资中还往往有强烈的从众心理,倾向于购买大家追涨的股票,因为当考虑到大量投资者也在同一投资上遭受损失时,后悔的情绪会有所降低。

    为了“不后悔”,在投资中墨守陈规、坚持己见甚或轻率决策,都“不靠谱”;而为了减轻投资决策后出现的后悔情绪,还容易受到另一种心理误区“羊群效应”的干扰,从而可能招致更大的损失。多学习O型血人的冷静,别因“怕后悔”而在投资中非理性操作。血型模范:O型

    O型血人天生带有强逻辑思维,多崇尚全面投资,较能理性看待市场的涨跌以及短期走势,因而可以更好判断市场的真实变化趋势,因而对待市场相对更加冷静客观。



用户名:


解放日报 - 新闻晨报 - 新闻晚报 - 申江服务导报 - 新闻晨报社区报
报刊文摘- I时代 - 房地产时报 - 上海法治报 - 支部生活 - 新沪商 - 人才市场报 - 上海学生英文报

解放牛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爆料
上海阿耳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