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郁文艳报道 在饲养国际二级保护动物绿鬣(lie)蜥近10年后,上海动物园日前终于成功繁殖出这种珍稀两栖爬行动物。据悉,此次成功繁殖与绿鬣蜥饲养环境改善、种群规模扩大等因素有关。
上海动物园两栖爬行馆主管郑委介绍,过去由于饲养条件有限,绿鬣蜥和其他蜥蜴混居在一个笼舍内,整个生活环境相对简陋。而环境对绿鬣蜥能否成功繁殖有很大影响。此后,居住环境改善,绿鬣蜥有了自己单独的笼舍。与此同时,绿鬣蜥的种群规模不断扩大,雌雄蜥蜴有了更多的择偶交配对象。万事俱备,小蜥蜴酝酿而生。
郑委介绍,不少两栖爬行类动物有个习惯,雌性产完卵后就不再理会卵,让它自己孵化,小动物自己长大。就绿鬣蜥而言,雌雄蜥蜴通常在树上的隐蔽处交配,怀孕的雌蜥将卵产于地上的洞穴中,然后覆土掩盖,之后就不会再理会卵窝。“卵窝覆土掩盖后很难发现,饲养员也是在2个月后即小蜥蜴出生时才发现。”
目前,小蜥蜴10多厘米长,为了保证其健康成长,饲养员将其放置在后场的暖箱内饲养。待1年后,小蜥蜴身体强壮了,再把它展出。